妖刀之鸣鸿天下_第九章 一尘老人:我思故我在(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一尘老人:我思故我在(5) (第1/2页)

    .

    这时,一个容色清丽的白衣少女站起来,落落大方,向一尘老人稽首一礼,神色肃静,语音清灵柔和,娴雅而沉着,道:“师父,刚才说到项羽,我想问一个关于尊严的道德问题。”

    “呃,娜兰徒儿,但说无妨。”一尘老人慈祥地看着经堂里的那个少女,微微颔首。

    “是,师父。”娜兰柔若向师父再次鞠了一躬,侃侃说:“西楚霸王项羽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打败勇悍的秦军,后来被韩信率领汉军困于垓下,乌骓悲鸣,四面楚歌。项羽见大势已去,心如刀绞,他对着爱妾虞姬,慷概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凄然起舞,亦赋诗一首:‘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忍泪和唱。歌数阙,虞姬拔剑自刎,以使霸王无牵挂。然虞姬之逝,令项羽更无心苟活,于是谢绝乌江亭长的好意,拒绝过江东,率领二十八骑数次冲杀汉军,以证‘天之亡我,非战之罪’,最后拔剑自刎,留下千古绝唱。后来一女子极是称道项羽身上所展示出来的‘士’的自尊与英雄的那种血性男儿的骄傲,遂作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文来悼念这个西楚霸王。师父,我想了解的是,项羽失败这一事件是否对世人心理上产生了何种极大的影响?——是否就是这个影响让世人记住了‘成王败寇’,学会了‘不择手段’,认可了无尊严的生活,也认可了卑鄙的手段,从而导致了道德与伦理意识的逐渐沉沦?!项羽是楚国大将的后代,代表的是贵族精神。他的性格和心理,体现在‘士’的尊严与骄傲,是一个典型的‘英雄人格’。‘英雄’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重视道义有尊严有自信不愿意倚强凌弱愿意保护弱小的人坦率直爽。真正的贵族精神不是炫耀富有和地位,而是珍视自己高贵的人格。”

    一尘老人坐在蒲团上,沉思了一会,说道:“在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精神依旧保留。孔子赞誉‘君子’,轻视‘小人’所以,他说了一句话: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呵呵,他认为人不是因为做君子有什么好处而去做,如果为了功利去做只能做成伪君子,做君子是一种信仰。而孔子所谓‘君子’,本义是指贵族,‘小人’本义是指下层民众。所以君子精神实际上就是所谓的贵族精神,英雄精神也是贵族精神的一种形式。在精神层面上,项羽以宋义的“不体恤士兵而殉其私”的非贵族精神的缘故取而代之,带领楚军加入了这场平天下之战。在战争中,仁爱不一定是有益于胜利的,但是项羽认为它不可缺少。这是一个原则,是更人性的原则,是对仁爱和正义的坚持——即使会在军事策略上吃一些亏。

    “如果我们为了战胜一个魔鬼而选择卑鄙,即使最终战胜魔鬼,我们也与魔鬼无异。在真正有贵族或君子精神的人看来,不屑为之。”

    一尘老人取过茶壶,就着壶嘴轻轻啜了一口,看了看座下众弟子,继续讲道,声音平和而淡定。

    “比如在援赵战争中,项羽并未如其他盟军那样选择壁上观,而是率楚军独自勇敢地加入战斗,以一当十杀败秦军。在军事上这肯定不是最好的策略,但是在心理上,我知道这样的贵族精神和勇敢,有极为积极的意义——它使楚人的性格更为勇敢自信正直,使他们的心理更健康。同样,比如在鸿门宴上,项羽选择不杀其时尚为弱者的刘邦,放走了他,在世人看来,这是项羽愚蠢的表现。而在项羽看来,在没有建立于充分道义上的行为,仅仅为了铲除竞争者就杀死刘邦,这也是不可取的。”

    娜兰柔若若有所思,抬起头来,看着师父,说道:“嗯,师父,我认为,和刘邦争夺天下时,项羽怜悯百姓的战争苦难,提出‘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一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虽有江湖上的蛮夫勇汉单挑决斗的嫌疑,但其时的天下人也皆承认‘项羽仁而爱人’,是这样的么?”

    “娜兰徒儿,你的理解是不错的。项羽在失败之时,他宁愿自杀也不愿过乌江。是不是因为他不想继续‘苦天下之民父子’,而选择就死的呢?但我想,更主要的原因也许是在尊严上,让项羽这样的盖世英雄学刘邦那样狼狈逃窜,是项羽所做不到的,那会伤害项羽的骄傲。项羽的死,于他本人来说,是一个个体的消亡,但对世人的人格发展来说,是一个不幸的灾难。因为刘邦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而世人自此学会了无视规矩,开始允许自己道德堕落,允许自己不要尊严,世人初步学会了为了生存,而放弃尊严。”

    一尘老人语气顿了顿,继续说道:“当然,如果一个人放弃尊严,则生存会更容易。但是,对心灵来说,有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