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大隐隐与朝 (第2/2页)
小院清幽,没有多少摆设,只有一个老杏树枝叶茂密,伸出了墙头。 陈清秋坐在杏树下的石桌上,眼神呆滞望向前方,对仆人话语充耳不闻。 陈靖柳端着茶水,坐在父亲旁边轻声劝慰: “爹爹,平安就好,如今圣上发了话,曹华那恶人,定是不敢再动你。” “靖柳!” 从踊路街到家里未发一言的陈清秋,此时终于说出了第一句话:“明天我便告老还乡。唉...糊涂半辈子,此时才没明白什么叫愚忠!” “啊?” 陈靖柳面带不解,不明白父亲好不容易得圣上重视,为何要急流勇退。 陈秋秋沉默稍许,缓缓摇头:“日后你为亡母守孝在京中要万事小心,也要提醒林冲,朝堂上的水,比为父想象的要深...” 话语云中雾里,陈靖柳听不明白,只能淡淡嗯了一声,又说道:“冲哥哥识时务,无需爹爹叮嘱。” 话看起来是夸奖,却包含讥讽之意。 陈清秋轻叹,正要与女儿继续说教,院门却被推开了。 小院中,身着武官袍子的中年男子,进入院中在石桌前跪下: “见过陈伯,这些天伯父身陷牢狱,我实在是有心无力...” 陈清秋知道自己犯了什么大错,根本不是四处打点关系便能解决的。不过,能不能解决是一回事,做不做又是另一回事。 陈清秋叹了口气,抬起手唏嘘道:“林冲,你一向稳重,但在京城为官光稳重不够。过几天你抽个时间,去武安侯府拜访曹公子...” “为什么?” 话未说完,陈靖柳便站了起来,面色微恼:“那奸贼仗势欺人,还想把我..把我...爹爹您怎能让冲哥哥与其同流合污,若非爹爹您也投身了阉党?” 在陈靖柳心中,父亲陈清秋绝对是好官,两袖清风兢兢业业,只是不愿结党营私才没得朝廷重用。一辈子都抗过来了,岂能为了后辈前途晚节不保。 “闭嘴!”陈清秋脸色微沉:“林冲,你先出去。” “好!”林冲提着长枪,目光转了转,起身出了门。 陈清秋坐在石桌前,斟酌良久,才低声说道:“为父的诗才你难得不知。《过惶恐滩》?我在江西长大,这辈子都没敢跨过惶恐滩,至于零丁洋,我连在哪儿都不知道。” 陈靖柳微微一怔,满眼不可思议。 “爹爹你是说...” “嘘!” 陈清秋制止女儿,根本不敢让此事传出去,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 曹公一颗赤子之心,又有通天才学,忍千夫所指之骂名,依旧在暗中运作。 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为了大宋千秋基业,百姓的万世太平!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站起身来,看着院里的老杏树,满眼悲苍与敬仰:“大隐隐与朝!只恨我陈清秋早生了四十年,不能拜入公子门下,挽我朝与大厦将倾。” 陈靖柳满眼错愕,站在原地,良久没有说出一句话。 她谁都可以不信,却不能不相信父亲。 那两首诗本就是曹华亲口说出,如今这首《过惶恐滩》,救了她爹的性命。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句句断肠,字字泣血! 这到底是多忍受了多大的委屈,才能写出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说的不正是曹华这个出生陋巷的孤儿,委身与阉人门下,忍受屈辱与谩骂,一步步走过来的路。 他,某非真有一本孤本诗集? 陈靖柳身体微微颤抖,满眼茫然,却说不出一句话。 ----------- 翌日。 还未等各方大儒登门拜访,陈清秋便以身体不适为由,上书告老还乡。 天子赵诘再三挽留,最后亲自送到了宫门外,与这位赤胆忠心的臣子告别。 一首《过惶恐滩》,加上被典魁司迫害的遭遇,让京城无数文人歌姬唏嘘,自发为陈大人送行。 一匹老马,三两仆役。 陈清秋清廉一辈子从来堂堂正正,这次却十分没落,对于同僚的安慰与祝贺称赞,都是颔首示意一言不发。 直到行出汴京十里外,他才掀开车帘,对东方俯首一拜: “公子送万世清名,陈某愧不敢当,待公子平定天下之日,陈某必印书万册,以正公子千古贤名。” 年逾花甲的老人,老泪纵横: “陈清秋,拜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