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大亨_第六十三章 抢运蒜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抢运蒜薹 (第2/3页)

?要用这么多车!”罗兵顿时皱起了眉头。

    运输公司一共二百多辆卡车,一下子动用了二十辆车,可是占用了接近十分之一的运力。

    此时陈霖接着说道:“队长,我们问过了,派车的都是同一个计划调度,就是新来的李卫东。”

    “李卫东,他一下子派二十辆车去曾岭县做什么?”想到这里,罗兵从桌子上拿起一个文件夹,里面是最近两个星期货运订单的汇总。

    罗兵仔细的查阅了一番,曾岭县都是零零散散的单子,没有需要用到二十辆车的货运订单。

    “到底是怎么回事?”罗兵站起身来,他决定亲自去科里一查究竟。

    ……

    李卫东看了看日历,那个“29”的数字被他画了好几个圈,乍看上去甚是显眼。

    “今天就是29日,我已经调去了二十辆车,算起来的话肯定是不够用的,一会要是有空车的话,得再调几辆去曾岭县。”李卫东心中暗道。

    李卫东之所以要调动车辆去曾岭县,是因为他记起了上辈子在曾岭县发生的一件大事。

    曾岭县青河地区下辖的县,曾岭县的土地虽然不算肥沃,但是却有很多河流,农田可以得到比较有效的灌溉,因此曾岭县历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县。

    以农业为支柱的县,往往就意味着贫穷,曾岭县也是如此,经济在整个青河地区排名倒数。

    曾岭县没有什么工业,地底下也没有埋藏矿产,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不是交通要道,想要发展起来,只能靠种地。

    然而单纯的种小麦,顶多让农民填饱肚子,想要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毫无可能的,于是曾岭农业部门便开始鼓励农民种植一些可以卖钱的经济作物,比如大蒜。

    大蒜是人们日常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而且还能入药,就经济效益而言,种大蒜肯定要比种小麦好的多。

    曾岭县派出了农业技术人员,向农民推广大蒜种植,于是便有一小部分的农民开始转钟大蒜。

    种大蒜可以卖两茬,一茬是夏天成熟时的蒜头,另一茬则是每年四五月份割掉的大蒜花茎,也就是我们吃的蒜薹。

    在蒜薹成熟时,割掉蒜薹,大蒜从土地里吸收的营养,就会供给蒜头,可以使得蒜头生长的更大。

    蒜薹是一种季节性蔬菜,而且在当时的价格还不便宜,八十年代以前,国内的大蒜种植量一直不高,因此蒜薹的产量也不高。所谓物以稀为贵嘛。

    在八四年,曾岭县的蒜薹收获以后,卖往京城或者沪城那种大城市,每斤的售价能达到五毛钱,都快赶上半斤猪肉了,绝对是蔬菜中的奢侈品。

    这一年种大蒜的农民也都赚了钱,有的农民靠着买蒜薹,盖上了新房,娶上了媳妇。

    其他农民看到蒜薹这么赚钱,也纷纷改种大蒜,整个曾岭县大蒜种植量瞬间提升了上百倍。

    蒜薹的产量上去了,价格自然也就下来了,想卖五毛钱一斤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对于农民来说,哪怕是卖一毛钱一斤,也比种粮食划算多了。

    一毛钱一斤的蒜薹,肯定是能卖出去的,这个价格运到大城市,会遭到疯抢。

    但关键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车辆运输。

    去年蒜薹丰收时,种植面积还比较少,曾岭县临时找了些轻型卡车,又从一些企业里借了几辆车,便将蒜薹运到了沪城。

    到了八五年,大蒜面积猛增上百倍,蒜薹的产量也增加了上百倍,运输就成了大问题。

    蒜薹这种蔬菜有一个特点,可以拿去冷藏,解冻之后对口感的影响不大,在未来,蒜薹是蔬菜冷藏业种储存量最大、储存时间最长的蔬菜。

    但如果不进行冷藏的话,蒜薹会很快的烂掉。而且蒜薹大规模成熟的时间本来就是在五月份,天气会越来越热,蒜薹腐烂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内压根就没有蔬菜冷藏行业,一个县能有一两座冷藏仓库就算是不错的了。曾岭县这种穷县区,根本没有冷藏仓库去储存蒜薹。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将蒜薹运到城市里,投入市场售卖。

    到了五月份,当曾岭县的蒜薹大丰收时,却没有车辆去运输,农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蒜薹在地里烂掉,又毫无办法,于是乎鼓励农民种植大蒜的农业部门,就成了农民们发泄的对象。

    5月29日这一天,正是农历的初十,农村逢集,很多大蒜种植户拉着蒜薹去集市上,希望可以出售一部分,及时止损。然而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