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佛系田园生活_一百七十七章 龙抬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七十七章 龙抬头 (第1/2页)

    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二月二,相传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在广西中北部壮族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八月二龙收尾"的说法。

    “我们这边二月二要吃我们这边的软煎饼的,还要荡秋千的,你们都有啥习俗啊!”白子豪说话间,已经到了自己家,拎着桶里的小鱼回家,刚进院子,就闻到了,老家煎饼的香味,老妈的煎饼已经出锅了啊!

    “爸爸爸爸!”糖豆子看着白子豪进屋子,拿着手上的煎饼就跑了过来,看着桶里的小鲫鱼,一脸的开心。

    “等会啊,我做点鱼汤,我们喝着鱼汤,吃着煎饼过二月二啊,等会爸爸再给你绑一个秋千,二月二岂能不荡秋千啊!”白子豪笑着说道,随即麻溜的收拾鲫鱼,准备做鱼汤。

    鱼汤做起来很快的,半个小时左右,乳白色,发着淡淡清香的鱼汤就出锅了,一人一碗鱼汤,就着煎饼,还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

    西北的煎饼和山东的干煎饼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食物,东北的杂粮煎饼,白子豪是见识过的,很有嚼头,但是就是有点费腮帮子,而西北的煎饼,很柔软,也很有味道,把面粉活成面糊子,里面放上韭菜碎末,葱碎末,还有搅拌碎的鸡蛋,还有调料,然后在平底锅里面摊平了,薄薄的一层,不一会就熟了。

    西北的煎饼是我们甘肃张掖的特色小吃,特点就是特别柔软,而且很薄。老少皆宜,要是刷上一层蒜酱的时候,那味道更是绝对了,非常的好吃的,白子豪喝着鱼汤,吃着煎饼,实在是太美味。

    二月二,龙抬头,又是农事节,自古以来,老百姓都很重视这个节日的,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因为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动物,一到冬天便进入了不吃不喝不动的冬眠状态,这便是“入蛰”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后,天气渐暖,一些昆虫动物好似被春天的阳光和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这节令名为“惊蛰”。百姓传说中的大龙实际是没有的,那种龙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础上,我们祖先想象加工出来的。二月初二前后,春回大地,人们期望龙出镇住一切有害的毒虫,期望着丰收。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