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 功在千秋,造福万世 (第1/1页)
江朝歌仔细的回忆着前世所看过的关于黄河治理的文章。 黄河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水……而是在于河中堆积的淤泥和黄沙。 淤泥,黄沙…… 我……我好像想起来了! 猛然之间,江朝歌的脑海中闪过了一个理念,正是基于这个理念,后世的黄河才能最终得以治理。 “治河先治沙!!!” “对,没错了,想要治理黄河的水患,首先就要解决沙土的问题。” 而要解决沙土,当然不是简单的让人把沙土挖掘出来,而是加大“水流”,以此达成以水治沙的目的。 还有,上游和中游的植树造林同样很重要。 因为,你只有保证了上游的沙土不再大量的流失,以水治沙的方略才能真正的达成。 现在理念有了。 江朝歌的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他开始回想起关于“以水治沙”的方法,并慢慢的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脉络。 不出意外,在这个时代,以水治沙的方略,绝对是一个颠覆现阶段墴河治理以“堵”为主的先进理念。 说是开创一个时代都不为过! 最主要的是,他现在只是在考科举,并不需要把具体的治理方案拿出来,只需要在策论中阐述出此理念的可行性便可以了。 “不需要详细的写怎么治,这篇策论可写!” 江朝歌确定自己拥有写出这篇策论的能力,唯一的问题是——这个理念过于先进,是否能被这个时代接受? 如果因为‘治河先治沙’的理念过于先进,而不被这个时代接受……这篇策论可能会导致我落榜。 但反之,若是能被这个时代接受……那我此举必可开时代之先河,造福后世千秋,解救万千黎民。 两者对比,一者是暂时的个人荣辱得失,一者是造福万民,解救苍天。 其实,答案已经出来了。 江朝歌并没有什么犹豫什么。 “我江某人虽然一心修仙,但若心有救民之国策,而不献……实为不堪!这并不符合我处世的原则,即使我是一只鬼。” 而且,最坏的结果就是一个乡试落榜而已。 有何所谓? 江朝歌心中有了决定,便开始动笔疾书。 “墴河水浊,以斗计之,沙居其六,若至伏秋,则水居其二;以二升之水载八斗之沙,非极迅溜,必致停滞……” “故而,民以为,若以长久而治,当以治沙为先……以水治沙,加以导引,冲沙石入海,则河患可解!” “而治沙之论若想实施,又该辅以上游植草造林,中游蓄水为库,下游建坝而减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