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_第七十三章 天上掉银子(求新章追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天上掉银子(求新章追读) (第1/2页)

    这次入宫面圣,李献忠可谓是收获颇丰,不但成功拿下了开原路,还得到了开原总兵官和中军都督府右都督的职位。

    虽说最后救下了尚未出头的“九千岁”李进忠,是做了一笔赔本的买卖,不过这也算是提前投资了。

    以万历目前的情况,虽然暂时可以稳定住病情,但是长远并不乐观,说不准啥时候就会一命呜呼了。

    这次借着在乾清宫门口扶朱常洛的机会,李献忠趁机给他把了下脉,虽说这位太子爷长期担惊受怕导致精神状况不是太好,不过其他方面基本没啥问题。

    他很难想向这样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居然当了一个月皇帝就因为纵欲过度而撒手人寰了。

    很快京城李府的管事,李青山就向李献忠报告了一下最近的收支情况。

    东珠,人参这些货物都已经出手了。

    成国公同郑养性都不是缺钱的主,很快就结清了银两。

    眠月楼卖珠收获了二千两,卖给聚宝斋的东珠得银四万两,售卖人参得银五千两,总共收入是四万七千两。

    向兵仗局订购500杆鲁密铳花费白银一万两,虽然只付了一半的订金,不过这笔银子得先扣除。

    还剩现银三万七千两,加上之前在辽东敲诈贺一鸣的一万五千两,目前总共有五万二千两银子挂在李家的账上。

    看着银子不少,其实买不了多少东西,即使以京城6钱银子一石的粮价也就只能买八九万石粮食,还不够平虏堡一年的粮食开销。

    当然兵部现在也欠着自己大笔银子,5000斩首的赏银10万两;阿敏、阿巴泰兵部给了4000两,李永芳和费英东给算了2000两。

    兵部现在欠李献忠的赏银高达10万6千两之多,就是不知道这笔钱啥时候能发到自己手里,估计又少不了打点。

    很显然李献忠不可能带着银子回辽东,肯定是要采购货物。

    他可不是那些山西的地主老财,喜欢把银子藏地窖里。大明也没有银行,银子放手里又不会生银子。

    辽东特产不多,女真地区主要是东珠,人参,毛皮这些。还有蒙古人力的牛羊马,主要是战马和羊皮这些东西。

    目前和蒙古人的贸易才刚刚起步,相对东珠和人参,毛皮体积更大,价格也不稳定,销售受到季节影响,所以李献忠暂时没有选择毛皮。

    不过随着东珠的暂时饱和,他每个月能固定和京城进行的贸易也就是人参和毛皮了。

    这些规模都不会很大,一个月最多也就是几千两的收入。

    如今兵部的事情也已经了结了,建虏和蒙古人虎视眈眈,他也不可能长期滞留京城,还是要想一个能够快速发家致富的好法子。

    正当李献忠头疼之时,成国公朱纯臣在醉仙楼摆宴,邀请其赴约。

    这两天京城里另個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就是朱纯臣和李献忠了。

    成国公朱纯臣因为在眠月楼与神秘公子大打出手,豪掷万两购买东珠一下子上了“京圈头条”,他的聚宝斋更是因为东珠而变得生意火爆,可谓“日进斗金”,一下子变成了京城的风云人物。

    随着“辽东大捷”在京城传开,李献忠的骄人战绩也逐渐被京城百姓知晓。

    当然他在权贵圈中迅速走红则是由于他受到了万历的单独召见,而且陛下亲自将其提拔为开原总兵并且留膳乾清宫,据说郑贵妃也对其赞赏有佳。

    很显然李献忠现在备受恩宠,自然也成为了各路权贵结交的对象,使他一下子从刚入权贵圈时的边缘人物,变成了核心“网红”。

    李献忠现在已经成为了醉仙楼的常客,老板看到他前来,不敢怠慢,亲自将其领到了顶楼的雅间。

    李献忠本以为朱纯臣肯定是喊上了一大群公子哥作陪,他们这些权贵子弟的聚会一直都是这样。却不料只有3个人。

    除了朱纯臣外还有一个十分富态的中年人和一个有些阴柔之气的中年男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